164.第164章

大明武侯. 故筝 2822 字 3个月前

陆长亭脸色微微泛红,不自觉地联想起了上辈子曾经看过的车震……朱棣这是平日憋坏了,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要?</p>

……</p>

杨清瞥见了陆长亭掀起车帘往后看的动作,因为马车行得越来越远,他也只能隐约看见陆长亭秀美的轮廓。</p>

杨清咬了咬牙,再无法掩饰眼底的嫉恨之色。</p>

他掉头离去,匆匆回到了家中。</p>

家中下人没瞧见杨清的脸色,当先便躬身贺了声喜,顿时换来杨清好一阵责骂。下人面色发白,却是不敢有半点不满。从今日过后看,杨家公子便是秀才了。哪里是他们这些奴仆能得罪的?</p>

杨家老爷归来的时候,便正瞧见杨清打骂下人摔东西的行为,登时便怒道:“这是做什么?你须知成了秀才也离那进士远得很呢!不过做个秀才,便在家中耀武扬威起来了?”</p>

杨清面色难看至极,只得停了手。</p>

杨老爷走到他的跟前,沉声问:“说罢,这是怎么了?谁将你得罪了?”</p>

“还能有谁?”杨清面上似哭似笑,道:“只有那陆长亭了。”杨清捂住脸,羞愧又愤怒地道:“此次院试,他乃案首!”</p>

杨老爷皱眉道:“那也只有你得罪了陆公子的说法,何来人家得罪你。”</p>

杨清声音发着抖:“就因为他乃是燕王身边的近人吗?便也只有他欺辱我的份儿?父亲不知,这人哪里是受燕王器重,不过是因为做了燕王的娈宠而已……”</p>

此时厅中没有一个下人,杨老爷落了座,慢条斯理地道:“我如何不知道?这事早便有传闻,但那又如何?与你我无关。你也莫要如此大发脾气,案首又如何?日后还长着呢……我一心栽培你,你却如此沉不住气,莫要再让我失望啊。”</p>

杨老爷最后一段话说得颇有些意味深长,杨清放下手抬起脸来,迷惘地看了一眼父亲。</p>

案首又如何?</p>

是啊,日后还有乡试、会试,乃至殿试。或许燕王能暗地里动手脚为陆长亭取一个好名次,但次次都能如此吗?到了会试、殿试时,燕王敢吗?</p>

杨清自顾自地笑了起来。</p>

杨老爷皱了皱眉,直觉得自己这儿子有些不大对劲儿,他哪里知道,杨清在朱棣跟前自荐却被扫得半点颜面都无的屈辱和不甘心呢?</p>

杨清低声道:“可父亲,陆长亭何等低贱阴险之人,儿子全凭一身本事,却偏偏他做了案首,儿子只能屈居之下。父亲您甘心,我不甘心。”</p>

“那你待如何?”</p>

杨清摇摇头,并未说出来。他自是要煽动众人,都抵制那名不副实之辈!</p>

最好便是将他勾引燕王之事也抖落出来,到那时,他还能成读书人?不被视为娼妓一流,便已是大幸了!</p>

杨老爷见他摇头,还当杨清是死心了,顿时松了一口气。</p>

杨清垂下了头,像是在思量什么。</p>

杨老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,转身出去吩咐下人进来收拾了残局。</p>

·</p>

院试的名次不过几日功夫,便已传遍平燕府,毕竟于古人来说,读书乃是头等大事,院试结果一出,自然是争相传递。</p>

只是令平燕府众人觉得诧异的是,那案首——陆长亭?</p>

这人姓名,是与那风水师同名同姓吗?还是……就是一人?</p>

陆长亭的名声早就从北平传了出去,虽说应天府一事并未让他扬名,但对于平燕府的百姓们来说,陆长亭这个名字已然不陌生了。可是这风水师与平燕府的案首着实相差太远,谁也不敢贸贸然便将两者联系在一处。</p>

唯有北平的百姓倒是对此笃定不移。</p>

那陆公子本事那般大,得个案首也不稀奇嘛!</p>

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暗地里流传开来。知情者一笑置之,不知情的还乐颠颠儿地讨论了起来。</p>

杨清听后,心中更为笃定,陆长亭之所以能得案首并非真本事,而是因着朱棣在背地里相助的缘故。</p>

但旁人却不似杨清这般狭隘。尤其邹筑墨和道衍听过北平百姓对陆长亭的夸赞之后,心下也颇有些引以为傲。尤其道衍,生平还未收过学生,自然待陆长亭更觉稀奇。而邹筑墨从前也未教过陆长亭这样半路出道的,勉强也算个稀奇了。</p>

二人便正巧都到了花厅之中以夸赞陆长亭。</p>

王府下人接连跨进门来报。</p>

邹先生来了!</p>

道衍主持来了!</p>